信阳师范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创办的第一所本科高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两所师范大学之一,被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费孝通先生誉为“教师之摇篮”。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75年,时名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地区分院,1978年升为本科建制并改为信阳师范学院,2020年纳入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2023年6月更名为信阳师范大学。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获批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一般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成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2025年获批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基本情况
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其中研究生2600余人。有24个学院,11大学科门类,80个本科专业,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与闽南师范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联合培养博士生。谭山、淮河、信阳理工学院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27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类纸质图书303万册,电子图书260万种。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6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900余人,双聘院士1人、学部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中原百人计划”专家等200余人。“南湖”系列奖励计划人才工程,引领豫南人才高地建设。
教育教学
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省级特色品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3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国家级课程15门,省级一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省级课程182门。有省级优秀教学组织2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工作优秀团队2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3个。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7个。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5项。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次,201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2024年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受到评估专家高度肯定。13个师范类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第二级认证。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牵头成立“豫南教师教育联盟”,构建了高校、地方政府和基础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有河南省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中心、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河南省教师教育联动共同体、河南省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校长研修基地等省级平台。
毕业生在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分获青年大赛理科类、文科类一等奖,学生程双泽、李君昌、陈凌勤夺得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唯一最高奖“高教社杯”,郑淑化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
学科科研
学科门类齐全、基础厚实,基本构建起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学科群”入选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拥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8个,ESI前1%学科3个。在全国第四、五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数学2个学科进入榜单。
构建科研平台,努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增强核心竞争力。与信阳市人民政府共建1个省实验室——大别山实验室,有1个省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型智库)等50个省级科研平台,15个省级创新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河海大学共建全国第一家光伏系统真实发电能力国际化测试平台,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建“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35项。在全国率先成立炎黄学研究院,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炎黄文献集成与研究”。
合作交流
牵头成立“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提升了学校区域影响力辐射力。拓展国际化办学途径,先后与30多个国家的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普利茅斯州立大学、法国阿尔多瓦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摩洛哥穆莱伊斯梅尔大学、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等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与俄罗斯图拉国立师范大学、波兰西维塔斯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日本札幌大学等签订了交换生合作协议;与蒙古国额图根大学合作共建境外合作办学机构“景明国际学院”;与印度尼西亚伽内什师范大学共建巴陵康孔子学院;与美国米勒斯维尔大学、韦伯国际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青云大学,新西兰维特利亚理工学院等校开展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2023年建立信阳市首个高校移民事务服务站。自200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已培养来自美国、俄罗斯、摩洛哥、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留学生数百名。截至目前,共选派200余人赴国外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党建思政
坚持党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创新,建有谭山书院、致学书院、崇实书院和明德书院。学校连续五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20年“全国文明校园”花落我校,2025年续写全国文明校园“金名片”。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30余项。3个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教师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2个学院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2个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教师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工作案例作为河南省高校系统唯一案例入选中组部教育部联合主编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教版),学校被评为全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多次在全省校地结对帮扶和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获得双“好”等次。“讲价值观故事,实现青春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成果展演被《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光明日报》等报道,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
桃李芬芳
学风浓郁,人才辈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50年来,先后为国家输送各级各类人才30多万人,王立新等400多人成为全国和河南省优秀教师,王金安、刘立志、陈晓嘉等一大批校友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培养出了部级领导、院士、大学校长、企业家、全国优秀教师等各级各类行业精英与业界翘楚。被评为“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最具就业竞争力的河南教育名片”等。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先后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50年来,信阳师大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与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同步同行。进入新时代,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征途上,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是信阳师大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相关数据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



